承压设备渗透探伤标准(三)

3.4渗透检测方法分类和选用 3.4.1渗透检测方法分类 根据渗透剂和显像剂种类不同,渗透检测方法可按相应方法进行分类。 3.4.2灵敏度等级 灵敏度等级分类如下:1级-低灵敏度;2级-中灵敏度;3级-高灵敏度。不同灵敏度等级在镀铬试块上可显示的裂纹区位数应按相应的规定执行。 3.4.3渗透检测方法选用 3.4.3.1渗透检测方法的选用,首先应满足检测缺陷类型和灵敏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被检工件溶剂去除型荧光法(即荧光渗透探伤剂)。 3.4.3.2对于表面光洁且检测灵敏度要求高的工件,应采用后乳化型着色渗透探伤剂或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探伤剂,也可采用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探伤剂。 3.4.3.3对于表面粗糙且被检灵敏度要求低的工件应采用水洗型着色渗透探伤剂或水洗型荧光渗透探伤剂。 3.4.3.4对现场无水源、电源的检测应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 3.4.3.5对于批量大的工件检测,应采用水洗型着色法或水洗型荧光法。 3.4.3.6对于打工建的局部检测,应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或荧光法。 3.4.3.7荧光法比着色法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3.5检测时机 3.5.1除非另有规定,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应在焊接完工后或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3.5.2紧固件或锻件的渗透检测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 渗透检测才做的基本步骤如下: a)预清洗; b)施加渗透剂; c)去除多余的渗透剂; d)干燥; e)施加显像剂; f)观察及评定。 荧光和着色渗透检测工艺程序间规范性附录。 |